虽然在赛前,理查利森和孔蒂出现了一些龃龉,但后者还是把前者排进了首发名单里,而前者也在第3分钟就帮助热刺找到了对手防线上的漏洞:
理查利森在这赛季还没有联赛进球,这说明了他的硬实力不够更高的档次,也就是战术职责沉重了,身后没有有效支援的时候,脚感会受到影响,但他的战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,在热刺的锋线上做着大量冲刺、对抗的工作。
这次在大空间里对上相对笨重的费利佩,前马竞后卫肯定是挡不住的,可惜的就是越位了。
不过,这次进攻刚好有远景镜头,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热刺进攻发展阶段,森林在防守上的问题。
之所以这么说,是假如他在这次防守时站在中圈外,就可以有效地影响斯基普起脚的质量。远端的确是2防2,但没有长传,没有球,远端的2防2就是不存在的,反倒是你不限制斯基普接球,转身、长传出来,那2防2就立刻出现了。
他完全可以先看对手的发展意图,先相住斯基普这一点,这样一来,热刺即便要转移,也只能往回传,走后卫或门将线的U型转移。
这个转移速度就会很慢了,森林完全来得及横移过去,从而把另一侧的2防2情况改善一下。
但很显然,林加德的这个思路是教练告诉他的,因为在之后的一次防守里,他一直落到了防线的最左边:
而在热刺的第一粒进球里,林加德也在负责限制右边的波罗,结果热刺几次简单传导,把他往中路一勾,他就卡不住线路了:
但其实换一个人过来这一侧,结果也差不多。第21分钟,热刺在这一路继续前探到30米区域,换位到这一边的吉布斯-怀特也是防守松散:
他既不落位到深处,帮助球队改善这一区域的3防3,另一侧的林加德也不落到禁区前沿,补充后卫线身前的空虚情况:
从这就能看得出来,林加德、吉布斯-怀特和布伦南-约翰逊三人的防守职责很轻,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打出森林的守转攻。
布伦南-约翰逊很勤奋,吉布斯-怀特长期打进攻第二人也行吧,但林加德这个状态,是撑不起第三人的:
前边三人防守松懈,后边还摆出了五后卫,所以热刺就可以在外围随意调动自己的球权和森林的防线了:
第34分钟,凯恩在中场、前锋线连续干活无人限制,理查利森深入禁区制造点球,热刺扩大比分:
到了半场,库珀发现了自己的计划有问题,换下了林加德,换上了更有经验的安德烈-阿尤,把布伦南-约翰逊改到边路,另一侧布置了同样有冲击力的丹尼斯,两翼的防守职责也同时加强。
只不过比赛早已进入到了热刺相对舒适的节奏里,森林打完这次反击,热刺转身就打进了第三球:
热刺打了一场很轻松的比赛,3-1的比分,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森林主帅库珀自己布阵烂,所以半场不到就尘埃落定了。
只不过理查利森和孔蒂的关系似乎并未得到有效改善,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沟通。争四大战,热刺依然缺不了孔蒂或理查利森中的任何一人。
虽然我们早就提到了这一点,这个时候很想说一句“早这么打不就行了吗“,但必须要说,波特现阶段只是摸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,具体的细节上还有不小的问题。
周中打多特,斯特林在施洛特贝克和聚勒身侧打得很好,但人家打得好,一方面是斯特林本身无球意识就很好,在曼城时期就有这个提升了,另一方面是多特后卫身体和意识有问题,放大了斯特林的表现。
哈弗茨要拿球,有可能还能转身,穆德里克就应该赶快横向走一步,拉开角度,给哈弗茨提供一个斜向的出球点,站在原地摊手要球是什么思路?
OK,人家哈弗茨没传,摆脱了上抢的魏斯,但人家在边路的奇克都开始加速插身后了,穆德里克为什么还不启动,然后把苏塔往中路吸引?
这一个片段,两次决策,就说明穆德里克现阶段无球意识不行,干不了突前的工作。
但是,不管穆德里克摆在这里有多么别扭,哈弗茨至少都不是突前的人了,身前终于有人给他吸引火力了,他终于有到处跑,到处发挥作用的自由度了。
但回顾这次定位球的制造,恰恰是穆德里克牵制住防线,让哈弗茨获得了在另一侧穿插的机会,而为他送上传球的是恩佐:
切尔西最近的战术变动,率先受益的是恩佐,在三后卫体系里,他的防守职责减轻,向前权限增加,可以到处发挥自己技术出众的特点了。
而最近两场,身前有了人吸引火力,哈弗茨的表现也迅速提升。开分之后,切尔西三次威胁进攻,两次都和哈弗茨直接相关:
而在莱斯特城这边,他们这场出现的问题是进攻方向选择失误,上半场大部分时间都把重心倾斜到了左半扇,但其实他们应该多打右半扇。
这就是切尔西现阶段的另一个细节问题:库库雷利亚在切尔西打不了边中卫。巴迪亚希勒的确是有实力上的缺陷,但人家至少能给库利巴利这些老将分担身体上的压力,库库雷利亚身体身体没有,快速、灵活的特点在糟糕的意识现不出来,其实是两头不粘。
如果不清晰的话,库库雷利亚这次被伊希纳乔两次晃开角度,就能说明很多事情了:
在这半扇打出甜头之后,莱斯特城立刻重兵集结,开局阶段还在左半扇尝试的麦迪逊都来了:
就在防守问题即将演变为更大的危机之前,在穆德里克的牵制下,哈弗茨和恩佐再次连线,再次超出比分:
虽然比分超出,但切尔西的问题已经被莱斯特城摸到,所以下半场的压力逐渐增加,反倒是逐渐落入了下风:
转过头来,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在自己该在的防区里,也没有意识到对手已经摸到了自己的防区里,坐视霍尔射门:
到了这个时候,唯有进攻端能救命了,万幸的是,切尔西通过反击打进了第三球,才算是杀死了这场比赛:
所以说,波特只是大约摸出了三后卫的框架,让恩佐和哈弗茨打出了自己的身价,这两人在扛着球队前行,但对于防守端和进攻端的细节问题,还有很多粗糙的地方。
目前最显著的,就是突前前锋和左中卫的人选,依然有着非常稚嫩的思路,尤其是库库雷利亚打左中卫,更是前半程就已经交过的学费了,现在还要继续交…
之前我们提到过,曼城的问题是加入了一个固定位置的大中锋和在后防资源的牵制下,前场的线路变得不够丰富了。
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之前对阵伯恩茅斯,格拉利什拿球内切,边路就出现了一大片空当:
这凸显了曼城在这场比赛对进攻端的极度重视。哪怕阿克和斯通斯或许不适合干这样的工作,但教练依然给出了要求。
中场运转时,阿克和斯通斯依然是内收到罗德里的身侧,但只要球分到一个方向,同方向的边后卫就会脱离中场,开始往边路移动、支援:
瓜迪奥拉之所以要在这场比赛如此为之,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欧冠淘汰赛演练一下,一方面则可能是针对水晶宫这个相对特殊的球队。
毕竟水晶宫的黑人球员基本盘摆在这里,在防守中封闭空间做得相对较好,不多投入一点人手,按照此前的进攻力度,恐怕是凿不开的:
理论上,现阶段的曼城如果从中后场多调人上来,会出现攻守失衡的问题,阿克这个赛季对后场保护的重要性,已经展现得足够多了。
但水晶宫这边,维埃拉还是选择了重心靠后,从而让扎哈干突前,但他其实是不太擅长这个工作的,这样一来,就不太利于水晶宫打出反制。
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,水晶宫都打不出什么实质性的进攻,全靠后场硬顶,恐怕只有第66分钟这次进攻,还算可以:
即便体型再相似,前锋和中场对球、空间和对手的感觉都明显不同,此前的曼城就是一直在倒倒倒,阿尔瓦雷斯这次转身,直接就打开了进攻局面:
有了更多的前锋本能,再加上体系本身的加持,曼城给水晶宫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。
第77分钟这个点球制造,看似是一次水晶宫防守角球失误导致的意外情况,但球员到了这个时间段,因为体能流失导致的精神松懈就很容易犯错了:
总得来说,重压之下,赢球顺理成章,但曼城在这场比赛对进攻端的投入还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。
但进攻端少了威廉,富勒姆体系里最值钱的地方——米特洛维奇+佩雷拉+威廉,这个三人组搭不出来,那就少了很大的威力。
除了常规的内容,这场比赛好的地方在于,特罗萨德的回撤、拉边,富勒姆是限制不住的:
富勒姆的后腰,包括左中卫里姆都是实力有限,掐不住特罗萨德,别人就更不用提。
这样一来,阿森纳就在中场区域拥有了更大的优势,很容易就把优势发展到进攻端,比如这些横移当中:
第35分钟,阿森纳更是直接从中路打出进攻,只可惜扎卡暴露了自己在进攻时的天赋:
所以在上半场末段,左、中、右三个方向同时发力,在上半场哨响之前就结束了战斗:
现在中下游球队打阿森纳,需要足够完备的体系和一定量的运气,比如之前的布伦特福德也能用中锋压制阿森纳防线,但体系上比这场的富勒姆好一些,就能一直咬到最后,这场的富勒姆只有中锋和接应点,缺少宽度上的威胁,就非常难。
在要劲阶段即将到来之际,主力中锋回归,能给一大票人缓解最近一段时间的压力,阿森纳的前景就相当明朗了。